一直到旁边梁茵张大了嘴巴,下意识发出一声惊呼,他才迷迷糊糊回过神来。
然后,耳朵里自动听到了人群里赵山河的声音。
什么什么,要恢复高考了?什么什么,时间这么赶,距离考试居然就剩五十天了?
魏知庭呆呆地站直了身体,第一反应就是在人群里搜寻楚筠的身影。
正好,楚筠的视线也看了过来,隔着中间十几个村民的间隙,冲着他微微一笑。
魏知庭也想笑,但是胸腔里那颗心跳的越来越快,他感觉自己好像要窒息了,脸颊上的rou也完全不肯配合,拉扯出一种诡异的狰狞的表情。
他想放声大笑,又想嚎啕大哭,在李家沟熬了十年,眼睁睁看着有人找了关系回城,有人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他始终没等到自己的机会。
但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
哪怕竞争可能会空前激烈,哪怕只剩下五十天时间,但这一次,他一定要紧紧抓住通往回城道路的那条线。
魏知庭心里清楚,这个机会,也许能改变他的一生。
恢复高考这个消息,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对于知青点里的六个知青,还有几个早就嫁给了村里人,甚至生了几个娃的前知青来说,却与翻天覆地无异。
魏知庭还算好,也许早就有楚筠带了消息,他勉强控制住了自己的行为,只是默默蹲在墙角处,抱着脑袋沉默。但其他的知青,却几乎要疯了,大喊大叫者有之,泪流满面者有之,疯疯癫癫者也有之。
在这样一个气氛诡异的场合下,有一个人却在震惊过后,突然开始大声质问赵山河:“这个消息政府是什么时候收到的?为什么我们的知青里面,有一个人早就开始复习了?他是怎么得知要恢复高考的?”
出声质疑的人是梁茵,此时她一脸义愤填膺,手指指着的方向,正是抬起头,一脸懵的魏知庭。
祠堂里原本乱成一团,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却倏地射向了赵山河和魏知庭,还有几个自以为知道真相的,隐晦地看向了楚筠。
魏知庭涨红了脸,站起身就要反驳,谁料赵山河比他更快,冷漠地看着梁茵道:“这位女同志想说什么?我们提前给魏知青透露了消息吗?”
梁茵撇了撇嘴:“我没这么说。”
赵山河严肃了神色,淡淡道:“报纸上写得很清楚,晓平同志与各界学者开会讨论恢复高考一事,历经多次会议,最早的一次会议在八月份。十月份出了结果,形成决议以后,马上就登报向全国学子通知此事,因为事情仓促,连高考时间都定的非常紧急,县政府比起你们,也不过提前了一天知道此事,昨天得到通知,今天一早我就过来了,还不够早吗?”
梁茵一愣。
赵山河嘴角带上了几分嘲讽之色,冷冷道:“梁同志,你作为一个念了高中的高材生,为什么不能理解魏知青爱读书这件事呢?不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就不能看书了吗?他喜欢看书,耽误干活了吗?干活之余看看书,有什么问题吗?他看书又关我何事,为何要质问我?”
梁茵:“... ...”
赵山河笑了笑:“又,关你何事?”
梁茵:“... ...”
在这么多村民面前被堵得无话可说,何异于公开处刑?看着四周一群泥腿子投过来的鄙夷的目光,梁茵顿时脸涨得通红,一转身就跑了。
赵山河还要去别的生产队,因此把消息通知到了就走了,但李家沟的村民和知青们,却因为这个消息,气氛空前紧张起来。
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有一些人的命运,因为这个政策的到来,被彻底改变了。
自那天以后,干农活挣工分的吸引力,在某些人眼里大大下降了,取而代之的,是魏知庭手里那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成为了包括知青在内的好些年轻人眼里的新宠。
为了从他手里借到一本书抄写,几个知青甚至一连好几个晚上不睡觉,在煤油灯下硬生生熬成了熊猫眼。
他们不再浑浑噩噩过日子,干农活也越发积极,就想着赶紧做完,回去读书。
每到晚上,知青点屋子里油灯总是亮到后半夜三四点,几个人凑在一起读书,誓要把从前丢下的知识捡起来。
除了梁茵以外,没有人叫苦叫累,因为他们心里,已经有了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
他们知道,恢复高考这个口子一开,就不可能只有这一次,即使第一次报考的人多,他们可能考不上,那也没关系,明年继续奋战就好了。
楚筠那一麻袋书,也终于被人知道了,还是因为她偷偷问了李小菊想不想去参加高考,可以提供教材,被旁边的人听到几句,才传了出去。
李小菊现在正沉迷绣艺不可自拔,甚至连小学的代课教师工作也辞掉了,她对高考不感兴趣,因此就拒绝了楚筠的好意,但是村子里却有其他人找上了门来。
那是一个跟原身一样,到了李家沟做知青以后,发现生活太难了,于是嫁给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