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里当然没有糊涂人,却尽有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
裴容廷等在文渊阁东官舍廊下,里头首辅冯鄢正会晤工部右侍郎。朝堂行走的文武大臣常年执笏,久而久之习惯了掖着手站着,他没这些小毛病,规规矩矩伫立,等右侍郎出来到了廊下,才与他叉手见礼,又被小内监引着提袍进了门内。
首辅在里间小书房。外头天Yin,高深的堂屋更昏沉,仿古的铜鹤连枝灯一人多高,灯光朦胧着映亮了满室浮尘,空气中有腐朽的衣裳和老人的气味。
冯首辅年不过六十,头发倒已经全白了。他把自己铺排在楠木黑漆书案后的太师椅上,叫人看茶,裴容廷拱手让过了,直奔主旨:前些时学生归京,眼见沿途荒灾,起拟了一份备陈饥涝疏递进大内,久久不见批复。学生才问过西舍的编修,却说这封奏疏被元翁扣留,并未呈进御览,故而来请教元翁,不知是哪里出了纰漏。
坐,坐。啊,那奏疏我看了。冯首辅清了清嗓子,发出啃啃不大自在的声音,次辅忧民之心自然是好的,只是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裴容廷白璧的脸上有一闪而过的疑惑,却很快收敛了眉目,如今饥馑遍地,民不聊生,赈济之事迫在眉睫。仅学生一路所见,人食草根,食树皮,食土,只怕就要食人。户口凋敝,饿殍枕藉,一日饿毙何止数千。学生在济宁府时曾差人走访,当地水利失修,虽设义仓以备荒赈,一方面早年借贷,逾期不还,另一面监守自盗,弄虚作假之事,也是十有八九
方才我招工部侍郎来,是为了商讨修筑辽东古城一事。
冯首辅忽然开口,裴容廷顿住,眼中震了一震。
辽东?
辽东。冯首辅借着吃茶,反复斟酌,谨慎道,皇爷今日召我入宫,特为授意,最快下月,慢也不过八月,赶在出暑之前渡辽水,收故地。这时候谏言赈济,岂不是成心叫他老人家难堪。
裴容廷不可置信,可大荒年岁,何以
话才出口,便被冯首辅挡了回去,今年的饥荒本以雪灾而起,高句丽地处辽东以北,灾情比中原更深。高丽为中国之患久矣,如今百年奇灾,正是突袭的好机会,圣上英明神武,自然不容放过。
他的语气轻淡,句句忠心,蓬松眼皮下却放出锐利的眼光,盯着裴容廷轻轻摇了摇头。可饶是裴容廷沉稳,仍被这消息砸得七荤八素,憋着一腔子话咬了半刻的牙,白瓷颈子上青筋隐现,到底迸出几个字,
欲崇极天之峻,则应保无疆之休【1】
次辅!冯首辅终于厉声呵断了他,嚯的一声站起来,踱到窗边去了,低低道,你以为你是谁,也配以魏征自比!
他背手站着,在高旷的屋子低声说话,更显得渺小,二月时你在养心殿前长跪,已经惹得圣心不悦,还待怎么着?彦章,以死相谏,于你,不值得。
冯鄢的声音老迈低哑,像岁月的流沙,缓缓倾泻下来。
他曾是裴容廷在翰林院做修撰时的老师,可自从入了内阁,这还是他头一次称他的字。
窗外的云渐渐散了,一缕shi润的浮光洇过窗纸,打在冯首辅脸上,而后穿云度月,慢慢移到了屋子深处,照亮了裴容廷的袖角。他比从前瘦得多了,削尖的手指露出青纱平金袍袖,扶在香案上,是玉刻出来的,泛着白泽的流光。
窗外有人通传兵部主事的造访,目的不言而喻。
裴容廷脸上木木的,自请告退,冯首辅一直没说话,直到他退出那光亮的所在,耳中才仿佛飘进了一声腐朽的叹息。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你我先为人臣,而后才为社稷之臣,切毋颠倒了秩序。
裴容廷回府的时候才过午时,云散尽了,给大毒日头一晒,又在不断的蝉鸣里溽热了起来。他卸了冠带,在梢间换了身象牙白锦袍,合目坐在书房案前,一盏茶凉了也没动弹。
二爷在书房,向来是没有人赶来打搅的,只是静安知道有关徐小姐的事比天塌了还大,因此自作主张进房打了个千儿,二爷打发去湖北的探子回来了,说是徐家祖宅方圆两百里的地方都搜检过了,也没发现姑娘的踪迹。
裴容廷手肘搁在扶手上,指尖撑着太阳xue,整个人像斜倚在冰纹青瓷美人瓶里的檀香扇子骨。一点儿反应没有,也不知他听没听见。
静安也知道,他这主子自打回北京,发现银姑娘不在,人就不大正常了。前儿夜里不睡觉,在书房里翻什么东西,似乎是没找到,连夜便命人往西牌楼那废弃的徐宅里去。带回来一只铜盆,里头盛着一抔灰烬和粉红的碎纸屑?
从那时候,他这位爷更像生了场大病似的,在外头还勉强维持着清挺高迈的姿态,一回家就仿佛给人抽了骨头,对谁也爱答不理。半月前打发人往湖北徐氏祖宅宗祠去找人那徐家祖上原是襄阳的望族,如今没找着人,又不知道要成什么样。静安见裴容廷没反应,索性我不下地狱谁爱下谁下,脚底抹油赶紧溜了,到厨房让人做参汤送去。
参汤做好了,二爷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