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她在分析农产品数据时所表现出来的在计算方面的能力,也像是她为了制作化肥而搞出来的高温反应炉……这整出来的啥研究,表现出来的不管是在数学还是机械制造中的天分总也都绕不过农学,那误会不就是这样造成的嘛。
周教授看着面前只通过这一本最基础的,关于研究项目内容说明的资料册,就一针见血的将研究目前所处的瓶颈指出来的苏秋月,是恨不得时光倒流,让自己将头两个月为了考验苏秋月而白白浪费的两个月时间都重新开始,也将自己刚刚同苏秋月说的“当助手的时间只有一个月”的话以光速撤回。
如果周教授出生在二十世纪,可以网上冲浪的话,那么他一定会说,自己现在的情况,就是社死本人。
但他一定不知道的是,哪怕是在未来几十年以后,说出去的话,做出来的事也仍旧像是泼出去的水一样,哪怕是可以撤回,也只有两分钟,而不是两个月。
“……研究进度的确是一直停在我们所掌握的技术不够完整,以及材料只能通过进口,无法制造这上面。”面对苏秋月一针见血的表述,周教授在沉默片刻后,没有隐瞒,而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面对周教授很是沮丧、苦恼的样子,苏秋月想了想,改变了一下自己刚刚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采取了更为迂回的方式对他说道:“涡轮发动机是适合飞机、大型船舶的发动机,并且根据涡轮发动机的不同种类,也有不同的针对性。比如,更适合战斗机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还有应用更为广泛的,适用于喷气式客机和轰炸机、预警机、运输机的涡轮风扇发动机……[1]”
苏秋月先是说出了自己对于研究项目,也就是涡轮发动机的了解,一方面是为了强调研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是侧面地向周教授表现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
说完这些以后,她看着周教授一脸又为自己言语中正确的表达给予肯定,又很是不解自己说这些内容目的何在的样子,用缓慢又认真的声音,说道:“既然它那么重要,我们却又苦于没有材料,那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研究、开发,将我们所稀缺的材料制造、生产出来呢?”
“怎么可能——”
对于苏秋月这个大胆的提议,周教授第一时间想到的形容词就是“异想天开”。他完全没想到苏秋月在说了这么多对于研究项目的了解,对于现在所面临问题的敏锐发现,以及对于发动机情况的掌握以后,所提出来的建议竟然会是这样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
关于苏秋月所说的,由国家,由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来进行研发、制造、创新出新型材料,加大生产力度,大批量生产,以避免太过依赖进口,被对方摸清楚底牌这些可以促进国家进步发展,摆脱国外以先进的技术来把控华国科技发展脚步的向阿飞可以说是每个科研人员都梦想自己能够实现完成的事情,可这又哪里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够达成的呢?
周教授不明白苏秋月是怎么做到的,将必定艰难险阻如万重山一般的话题如此轻易说出口的。
他有心想要对她这样的表达提出一些建议,一些让她不要如此异想天开,把难说成易得的建议,可在看到苏秋月严肃认真,又坚定自信的目光时,周教授说不出话来了。
“……你先回去吧,先回去好好把手头这些资料看完,等下个月你就得回学校了。”说完,周教授也没给苏秋月继续说下去的机会,直接摆了摆手,一副不愿意多谈的样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秋月清楚,想要改变一个人固有的思想,让他们打破“不可以”的观念是极难的事情。所以她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十分识趣地朝周教授弯腰鞠了躬就算是告辞,径直离开了办公室。
之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苏秋月就一直以教授助手的身份,一改往日天天做杂活的形象,正式加入到了实验室的研究中心。
苏秋月和周教授谁也没有再提前之前在办公室里的对话,全都忙碌着各自的事情,恪守着符合自己身份应该表现出的行为。
实验室里的一切看上去都十分和谐平静,没有半点波澜的样子。
可有一句话说得好。
——“暴风雨前的宁静,是在酝酿接下来发生的事情”。[2]
而在这样的“宁静”中,没人知道哪艘船会被掀翻在这场风暴中。
哪怕是总爱说“天才是无所不能”的苏秋月也无法预知。
但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又是一年开学季。
在1978年的9月,伴随着从第二届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大学生的加入,庆大的校园也热闹了许多。而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苏秋月也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在刚上大学报道时,所想要走读的愿望。
但苏秋月不知道的是,随着自己办理了走读,可以自由管控时间于学校和实验室之间游走又忙碌的时候,一场无需成本,只需要一张造谣的嘴巴,和道听途说的耳朵,以及紧紧闭上只听、只说却不看的眼睛就完成,并迅速传播在庆大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