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们八月底就要背着行囊去学习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两人都考上大学,根本就没办法带孩子。
这话一在电话里提出来,谢琳琅就说带过来四亚吧,她帮着送去这边的小学上学,而且爹妈暂时也不打算回去。
“呵呵。”许安安在那边笑笑,心里暖洋洋的。
换做别人的家庭里,有几个能做到谢家这样呢。
她和谢木的通知书一到,最先知道的是陈清华,她当时就说了孩子她领去带,说两个孩子年纪差不多,这两兄弟还从小一起长大的,在老家肯定也习惯一点,而电话那边的琳琅知道后呢,也是说她那边带娃不辛苦,可以联系好一点的学校给谢平安上。
许安安心中那点因为马上要去高龄上大学的不安和茫然一下就消失了。“不了,琳琅,我知道你要帮我和你哥哥,但是孩子真的更适应老家这边的生活,就不送来送去了,我们得空还能回来跟孩子聚聚,再说了爸妈那边正在红红火火的做事业呢,真送孩子过去,爸妈不得分神出来照顾孩子。”
谢琳琅一听这有理,也没有非要别人听自己的。“成,要是有什么需要的你开口,对了,在学校那安顿下来把电话还有你班级宿舍啥的给我,我跟你说,今年四亚绝对是个丰硕年……”
许安安含笑听着小姑子跟自己说,要给她寄什么寄什么,让他们读书也不要亏了自己的嘴。
第四百九十五章 厚积薄发上
许安安和谢木夫妻两个,在上学前,一直都在给孩子做心里建树,还教孩子什么是一周,什么是一个月,又给他做了本日历,许诺,每次最多撕掉去十张的时候,自己和谢木就会回来。
在这段时间,夫妻两个都陪着孩子睡。
所以九月开学的时候,谢平安这里没有什么太大的不适应,还送爸爸妈妈上学了。
谢琳琅得知后,再一次感慨,大嫂真的是很会带孩子和管丈夫。
很多因为不可抗力要离开家乡的留守儿童母亲,每次要走的时候都是毫无征兆或者一下就把孩子给丢了的,或者孩子在后面追半死,然后有个婆婆或者亲戚啥的还在旁边附和你妈不要你了你妈走了之类的,去刺激到孩子,然后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负面的恶性循环。
下一次分别,孩子就闹得更凶狠,更加不知道去理解大人。
演变的结果,基本都是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和谐,更别谈亲密了。
许安安就衡量得很好,哪怕自己和丈夫要去上学,也不会一心奔赴着学业,去说一些要不是为了你爸爸妈妈才不需要去上进啊打工啊之类的,而是跟孩子做粗浅的解释。
孩子小,却不是傻。
谢木夫妻两个的做法,还有从没骗孩子的前例,就造就了现在孩子无比信任的心,还有那本手作的日历,也昭示着他们会严格完成自己的承诺,城里到镇上坐车要一天,来回加起来要两天甚至更久,还要负担车费,不过他们也不会心疼钱就是了。
许是受了两人这件事的影响,谢琳琅压缩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在国庆的时候,带着孩子去庄子那边玩了两天。
这次就不住在庄子里了,而是住在舒适度更高的家里。
八月底的时候,沈固弄来了冰箱电视等东西,也改造了在四亚的乡下房子的沐浴系统和排水系统,方便小家不说,也大大方便了其他谢家人。
一直都挺想回去的汪翠云,甚至动了干脆就在这多生活一段时间的打算。
要知道有些东西,还真不是有钱就能鼓捣得那么舒适,东西又齐全的。
随着时间的前行,她怀里的小宝贝也不再是娇弱到不能离开妈妈怀抱了,小家伙营养充足,居住的环境舒适,还有人全天照料着,长得贼快,小拳头上都开始出现rou窝窝了。
与此同时,囡囡也到了,勉强能弄去幼托班上学了,还寻思着年后就送去跟沈念琳作伴呢。
在谢家人的日子越来越舒适的时候,红旗大队,倒是寻思着召唤谢国居巧娟两人回去养猪。
不过他们是走不开了,因为在四亚,两人都发现了自己的新商机。
巧娟做了泡菜酱菜吃,发现这边的人接受度很高,原因是这边四季如夏,并不需要特意腌制酱菜过冬,这边的虾酱海鲜酱什么的倒是稀罕物,她就寻思着做或者借着儿子的运输的渠道运泡菜来这边销售,再把虾酱螃蟹酱还有椰汁制品啥的弄出去换钱。
甚至为此新建了一个小作坊,不大,就那么二十几平,里面基本当做仓库用的,但是很实用。
第四百九十六章 厚积薄发中
按照她现在的稳定上涨的赚钱速度,每个月最少收入几百块,还请了两个村里的婶子帮工,于她来说虽然劳累但是肯定比下地养猪要轻松,赚的钱却也不少,自然是不会轻易离开这边的。
不过红旗大队那边也没人再敢说她和谢国居的不是。
毕竟当一个人过的好的时候,也许有不少人有见不得人好的心思,但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