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她这个嫡母都还没跟宁王谈起他丧妻后续娶的事,汾阳王继妃这个远支宗室妇与永齐郡主这个一直受到皇家人庇护的宗室孤女,就连宁王继妃的人选,都替他找好了。她们以为自己是谁?!她们眼里还有她这个太后么?!
谢慕林的“不敢置信”有点假,但太后与永宁长公主的“不敢置信”就十分真实了。
而在太后心目中,她也同样很喜欢宁王妃。她自己的两个儿媳妇,一个作风霸道、心怀不轨还手段毒辣,另一个性情教养都好,却生不出儿子,于是既贤良又能生儿子的宁王妃一度成为太后心目中的完美儿媳。燕王妃离得远,进京少,也就罢了,曹皇后从前在宫里作妖时,太后要是气头上来了,也曾拿宁王妃的贤良去敲打过曹皇后。后来太嫔去世,宁王妃便称病,进宫少了,也不知是不是受了曹皇后打压之故。太后对此心里还挺过意不去的。如今宁王妃病重,已近弥留,她心里还很不好受呢。她会与永宁长公主讨论起宁王妃去后,宁王续弦的问题,其实也是在担心宁王妃留下的儿女。
太后气得脸都青了。
当然,谢慕林这次进宫,也不仅仅是陪太后娘娘与永宁长公主说说家常而已,同时她还谈起了昨天那场宴席。
朱瑞走了,谢慕林则是照常吃早饭,然后处理了一下王府中的事务,便重新穿戴好,进宫见太后去了。她近来进宫的次数少了,考虑到腊月里她一个人要负责起整个京城燕王府的新年准备事宜,只怕进宫的次数会更少,于是她得趁着今天初一还算清闲,先进宫见见太后,跟她老人家打个招呼才行。
谢慕林说出了朱佳媛的推测结果:“佳媛郡主听了丫头回报的只字片语,便猜测汾阳王继妃与永齐郡主想在说服何大夫人答应她们帮忙牵线做媒的婚事,男方竟然是宁王殿下!因着宁王妃如今只是病重,还没去世呢,所以她们行事也颇为隐秘。但她们极力劝说何大夫人答应这桩婚事,说是如今人人都在看她们母女的笑话,只要答应了婚事,何大小姐将来成了宁王妃,就不会有人敢再嘲笑她们了!我听了真是吓了一跳,不敢置信……”
永宁长公主连忙安抚她,又回头问谢慕林:“这话是真的么?你都听明白了?!”
发怒
有哪些宾客来赴会了,宴会上有什么安排,请的哪家的戏班,唱的什么剧目,吃了什么好菜,席间又聊了什么八卦……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往常她惯向太后报告的内容,不过今天又添了一个插曲,就是她与佳媛郡主在后者的“提议”下,偷偷派出一名侍女去偷听汾阳王继妃和永齐郡主避开其他人,跟何大夫人谈了些什么。
由于宁王是先帝最小的儿子之一,所以在皇帝登基之后,他依然还是个小孩子,需要长期住在皇宫里。他的生母位份低、出身平平,性情也比较老实温顺,从来不给太后添堵,所以太后也很喜欢召她到身边来说话,平日里时不时赏赐些东西下去,让她过得好一些,还让皇帝加封她为太嫔。宁王也几乎是她与太嫔一起养大的。又因为太嫔身体不好,少见外人,所以连宁王娶妻之事,也是太后一手包办,娶回来的正妃与侧妃都是贤良女子,从来不会争风吃醋叫人看笑话(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对宁王的生母太嫔也是恭顺孝敬,不错礼数。太嫔一直十分感激太后。
第二天一大早,他起床穿戴整齐,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告别了妻子,去寻父亲燕王了。他要跟燕王好好商量一下何家的问题,然后一同进宫去求见皇帝。他觉得自己只是个半路认回来的侄儿,别看皇帝对他很亲切,但在皇帝心目中,他这个小年轻肯定不如燕王靠谱。事关四皇子的安危,他不希望自己的警告会因为他的年轻位卑,而被皇帝忽略过去。
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兄弟,自己另行迎娶如今的夫人,就是因为何大夫人的娘家了得。”这也意味着,何大夫人有可能会象萧夫人那样,通过长年累月的示好与拉拢,收买到丈夫属下的人心,越过丈夫,去对他的属下发号施令,她的丈夫兴许会被蒙在鼓里很长时间,才会有所察觉。
谢慕林老实道:“其实我也没听清楚什么,只是佳媛郡主的侍女就在跟前,听见永齐郡主是这么说的。先前宗室里就有风声,说汾阳王继妃与永齐郡主
有了萧家的前例,朱瑞如今是半点都不敢小看了何大夫人。虽然一直以来,她都表现得象是个内宅妇人一般,似乎完全不考虑何家整个家族的未来发展,一心只想着要给宝贝女儿寻一门体面的好亲事。但万事没有绝对,朱瑞认为自己还是要谨慎小心些为好。
就象当初朱瑞还在萧家做庶子时,被萧明德将军打发到外地的卫所任职,萧夫人就曾经想过要给他挖坑,阻碍他的前程。当时萧将军同样也是后知后觉。倘若不是朱瑞当时跟的上司人品比较靠谱,没有听从萧夫人的摆布,他的日子还不知道会过得如何凄惨呢!更别说还有机会出外差,到湖州地界上与谢慕林朝夕相处,甚至还参与了剿匪行动,立下了军功。
太后发了怒:“岂有此理!宁王妃人还在呢,她们就打起了她位置的主意,安的是什么心?!谁给她们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