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被押入大牢後,朝廷内外的局势渐趋平稳,抗金派的声音也变得更加响亮。李易的地位在朝中不断上升,但他深知,这还远远不够。他心中早有计划——北伐,光复失地,这才是大宋最终的出路。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他还需要宋高宗的全力支持。
李易决定再次面见宋高宗,提出北伐的主张。这一日,李易换上朝服,步履稳健地走向g0ng门,内心却是波涛汹涌。他知道,这次见面将决定未来的大势,决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陛下,臣李易求见!」李易站在御书房外,恭敬地通报。
宋高宗正在批阅奏摺,听到李易的求见,眉头微皱,放下笔来,心中不免有些猜测:「李易?这个年轻人又有什麽主意?」不过,想到他最近的立功和忠诚,宋高宗还是点头示意:「让他进来。」
李易走进御书房,跪拜行礼:「陛下,臣今日特来请示一事。」
宋高宗点点头,示意他起身,语气不疾不徐:「李易,你今日来得突然,可有要事禀奏?」
李易直视着宋高宗,语气中带着些许恳切:「陛下,秦桧已除,朝中再无内乱之忧。臣认为,当此良机,应该积极备战,再提北伐,收复河山!」
此言一出,宋高宗脸se微变,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他问道:「李易,你可知北伐之难?我大宋内忧刚除,外患未解,贸然北伐,是否会让百姓再受兵燹之苦?」
李易拱手应道:「陛下,臣明白您的顾虑。但正因为此时我朝内政渐安,民心可用,正是北伐的良机。若再犹豫不决,只怕失去时机,日後更难收复失地。」
宋高宗眼中闪过一丝犹疑,沉声问:「你说得轻巧,北伐大计,需要钱粮军械,需jg兵良将,这些你可曾考虑过?」
李易神情坚定,回道:「陛下,臣正是为此而来。朝中有岳飞、韩世忠等名将,义军亦有大量勇士可用,江南地区虽然财力稍欠,但若各地府县同心,筹措钱粮并非难事。只要陛下决心北伐,臣愿亲自筹划,督促备战,定能为大宋打下辉煌战果!」
宋高宗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感,心中百感交集。他确实希望收复河山,但作为一国之君,他更清楚失败的後果。半晌後,他低声问道:「李易,你为何如此坚决?难道你就不怕北伐失败,反而让大宋陷入更深的困境吗?」
李易深x1一口气,坦然回答:「陛下,臣深知此事凶险,但若我们一味退让,失地不复,百姓何时得安?如果我们畏惧失败,那麽大宋的江山将永无光复之日!臣愿以x命担保,此次北伐必有胜算!」
宋高宗见李易如此坚决,不由得动容,缓缓起身,走到李易面前,语重心长地说道:「李易,你的志向朕十分欣赏,但你可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北伐之事,关乎天下安危,朕不能一意孤行。」
李易顿时感受到一gu无形的压力,但他毫不退缩,依然语气坚定地说:「陛下,正因如此,臣才更加请求您下定决心。这次北伐,不仅仅是为了收复失地,更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大宋依然有力量与决心扞卫自己的领土!」
宋高宗目光深邃,看着李易良久,终於点了点头:「好,李易,你的话让朕心动。这样吧,朕允许你起草北伐计划,但需要徵得朝中重臣的支持,若朝中无异议,朕便同意北伐!」
李易心中一喜,拱手道:「多谢陛下!臣必全力以赴,说服朝中诸位大臣,达成共识。」
回到府中,李易迅速动笔,亲自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北伐计划书,将收复失地的路线、兵力部署、钱粮供应等各项细节都一一写明。翌日清晨,他便携着计划书,前往面见几位重臣,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首先,李易来到了韩世忠的府邸。韩世忠素来支持北伐,见李易到来,爽朗一笑:「李易,我就知道你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快说说你的计划。」
李易将计划书递给韩世忠,简述了其中的要点。韩世忠听罢,连连点头:「好!你这计划详尽可行,我看大有希望。放心,我定会在朝中为你说话!」
接着,李易来到几位素来观望的中立大臣府邸,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此次北伐的必要x和可行x。起初,这些大臣仍有顾虑,但李易从财政到军事,一一作出周密分析,最终说服了他们加入支持北伐的行列。
然而,当他来到大殿中,面对一位资深老臣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老臣白发苍苍,威望甚高,他厉声道:「李易,年轻人不知轻重!你可知北伐失败的代价有多大?一旦败北,我朝将士白白牺牲,百姓又将流离失所,你可担当得起吗?」
李易不卑不亢,拱手回应:「大人,臣深知此事的风险,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只要朝廷上下同心,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与能力击退金军,收复失地!」
老臣冷哼一声,依然不信:「信心?空有信心又有何用!当年岳飞北伐,也曾败於金国,这次凭什麽能成功?」
李易目光一凝,语气沉稳而有力:「因为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