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因身体不适久未上朝,朝中事宜一律由崔令和方儒人两位宰相裁决。
宫中传出流言,说圣人Jing气亏损,年事已高,命不久矣,此事是真?是假?除了与李敬最亲近的内侍之外,谁也说不清楚。
旁的事两个宰相商量着就能解决,独昭阳公主谋逆一事须得圣人亲裁。
李敬刚从烟雾缭绕的行宫中缓过神来,一听李琮偷偷上战场的消息,气得满脸通红,一口气喘不过来,差一点就魂归西天。
等他缓过神来,第一道旨意已八百里加急送至北境。
然而,令李敬意外的是,他都大发慈悲饶李琮一命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反对?
首先是内廷中的议论。
那些宫人以为他老眼昏花了,以为他不中用了,竟敢说他是个是非不分的糊涂皇帝,佞臣小人不敢去杀,只敢挥刀向自己的亲生骨rou。
李敬心中郁郁,寻思服散服得多了,手脚愈发绵软,不如去民间走走,看看风土人情,没想到刚出宫门就遇见一队金吾卫急匆匆骑马经过。
他拦住为首的王娘子问这是去做什么,王娘子恭敬答道:圣人,长安城各个城门堵满了百姓,为免意外,臣须带着金吾卫前去安抚。
百姓堵城门做什么?莫非是京外流民?
不,不,百姓是为了给昭阳公主请命
公主不是造反!公主不是谋逆!公主才是挽大厦于将倾的功臣!
李敬一梗,这民情是也不听了,这风土是也不看了,一转身就气冲冲地跑回太极宫了。
哪想他刚一回宫,案头就堆满了折子,随手翻开一看,有寒门出身的士子劝他不要鸟尽弓藏,有琅琊王氏之类的大族劝他不要寒了武将的心,还有那被誉为清流之首的归太傅,也在字字恳切地为昭阳求情。
李敬想,难道他做错了么?
作为一个皇帝,有谁冒犯到他的威严,他不择手段地消灭对皇权的威胁,难道是错的么?
想想丛丛儿那孩子,小时候路都走不稳,那时候的她是多么可爱呵。
怎么如今变成这样?
李敬的心稍稍松动,在想他是不是对昭阳太严苛了。可是,河西军将领联名上书的一封陈情表,又叫他狠下心肠。
同袍之情,不可小觑。
按次给昭阳公主虎符,不停征调她到各地戍边。
皇帝已经够防备了,可还是有那么多死心眼儿的将领,愿意冒着被皇帝记恨的风险,为一个失势的公主求情。
反倒叫李敬更加忌惮。
他这般严防死守,尚且有如此多的百姓与官员为李琮说话,倘若
很少有人明白,身为皇帝和阿耶,李敬是很喜欢有李珏那样一个不成器的太子的。
日渐衰老的父亲,年富力强的孩子。
即便是皇位的继承人又怎样,二人之间是注定的竞争对手。
认为李珏不配当太子的人不在少数,可李敬不在乎。如果真有一个文治武功样样出彩的太子,他反而会更痛苦。
因此,昭阳公主的存在叫李敬如鲠在喉,愈发难受。
当然,李敬还有一丝犹豫。
小时候的李琮和长大了的昭阳,两张面孔在他脑海中不停变换,叫他的头越发痛了。
宫殿中弥漫着醉人的酒香和药石的古怪味道,李敬颤抖着手,从暗盒中摸出鲜红的丹药,无需人伺候,囫囵吞下。
怎么办?
到底该拿昭阳怎么办?
太子已经死了,他该找谁当继承人呢?
压倒李敬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就来了,那就是来自西域诸国国君的国书。
国家小一些的国君,说话还算客气,软着求他不要流放昭阳公主,比如疏勒、于阗。
国家大、军事实力强的国君,那可就明晃晃地威胁说如果昭阳公主倒了,那就再也没必要向大唐俯首称臣了,吐蕃、吐谷浑就是这样的。
其中,有两个国家的国书与别国略有不同。
一是gui兹国国王紧那罗,她劝唐皇帝想一想她那苦了半辈子的王兄,不要活生生拆散这一对恩爱的小妻夫。
二是苏毗国女王秣羯,直接在国书里骂他冷血无情,人面兽心,利用昭阳公主扬威西域,等西域诸国平定下来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总而言之,说的话有够直白,也有够难听。
犹如当头棒喝,打在李敬头上,教他两只眼睛直发晕,说不好是行散没行好,还是被人骂得面红耳赤,骂糊涂了。
一个、两个、三个
西域诸国,大小国家,愿意为昭阳公主惹怒唐天子的国君就有三十来个。
而且,这些国家都曾在战场上败于李琮手中。
乱世英雌。
李敬虚弱地笑了笑,他怎么忘了呢,他大唐皇帝的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