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羽衣卫把王若海拖出朝堂之後,百官继续保持肃静,帝后又坐回宝座上,李长安赶忙奉上桂花茶。
「方相,内阁在散朝之後立即草拟《告朝鲜臣民敕谕》,告诉朝鲜两班士族,以及军民人等,不得附从逆贼李琮,朕与梓童命王师进入朝鲜八道,乃是为了伐罪安民,朝鲜臣民务必合作,否则视同逆贼论处。」徐旭正在喝茶,看来已经消了气,他向来好像布袋和尚般,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因此司马顒能够有幸见到爱妻发怒,感到相当幸福,文武百官则松了一口气。
「臣领旨,但臣以为朝鲜国小民贫,逆贼李琮只是黄毛小子,杀鸡焉用牛刀,何劳二圣陛下御驾亲征,何不命一大将统驭王师平乱,请陛下三思。」方泉Jing通为臣之道,自然深懂察言观色,虽然不敢反对开战,却希望缩减规模,因为他是首辅,又兼任户部尚书,如果帝后御驾亲征,一定需要更多粮草辎重,那他就有更多的工作了,况且国库、粮仓虽然充裕,但他还是认为就算得到朝鲜,也没有多大得益。
「臣亦认同方相的见解,陛下乃是万金之躯,一身系天下安危,岂可冒兵凶战危之险,请陛下收回成命。」徐佑钧确实担心儿婿的安全,朝鲜虽弱小,但是当年隋炀帝、唐太宗亲自率师征伐,还不是Yin沟里翻船。
「国丈、方相不必为此忧心忡忡,朕此行名为御驾亲征,实则是为了亲身巡察朝鲜情况,以决定是否在该藩设置总督一职,况且军队乃是国家之本,兵强则国强,兵弱则国弱,朕虽熟读兵法之道,奈何即帝位以来,国家清平,四夷宾服,如今朕和梓童正是要杀鸡用牛刀,告诉天下万国万民,胆敢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司马顒知道他们的深意,所以就明确告诉文武百官,他只会在旁领导、观察他的军队,让他们不用担心。
「陛下思虑深远,岂是臣等所能窥知。」徐佑钧、方泉相视而笑。
「镇抚将军李仙芝、建威将军唐宗弼出列听封。」两人皆是四十余岁的年轻将领,曾参与征安南之役,向来为司马顒所重用。
「臣遵旨。」两人立时喜形於色,因为久无战事,便没有立军功的机会,但如果一举攻下汉阳,生擒李琮,等同为皇后陛下出了恶气,到时不仅封侯在望,就是荣阶大将军也不再是遥遥无期的事了。
「朕册命你们为平朝大军左右先锋,各领二十万兵马,後日先行出发,务必在两个月之内,除了进占京畿汉阳府,还要横扫八道,解除朝鲜一切武装,你们如果争功误事,朕决不轻饶,知道吗。」虽然两人情如兄弟,但司马顒还是作出提醒,因为过往就曾经发生这样的事。
「臣等谨遵圣训。」两人当然明白如果战败,会有甚麽後果,但与其被押回京师凌迟戮屍,籍没抄家,不如战死在战场上,可能得以免去诛连之责。
「两位将军,平朝大军乃是伐罪安民之师,你们要严格约束属下兵士,不得jianyIn掳掠,滋扰民生,朝鲜地方各级文武官吏如有出降者,须予以保全,顽抗不降者亦不得擅杀,如有违反者以军法论处,你们听清楚了吗。」司马顒比较关心结果,徐旭则较为关心民生。
「臣等谨遵懿旨。」两人恭敬地回答,他们知道徐旭并不是说笑。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次平朝战役,朕不为遥制,为方便你们行事,特赐王命旗牌,见令如朕亲临,大军得胜之日,正是你们封侯之时,但务必紧记梓童刚才所言,维持将士军纪,须知道征服土地易,征服人心难,自你们以下大小将士,不论何人,残杀百姓一人者死,jianyIn百姓一人者死,掳掠百姓一人者死,违者就地正法,不必押解回京,你们告诉全军将士,只要他们得胜归来,朕自有恩赏。」司马顒如此申明要注重军纪,自然是为了讨好爱妻。
「臣等决不辜负圣上和娘娘厚爱,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人向帝后跪拜行礼,而後退回武臣班列。
「东阁大学士孔昭明,自即日起,命你署任直隶总督之职,京师乃国家心腹所在,在朕离京期间,务必严密守备,以防不测。」这是司马顒的其中一项安排。
「臣遵旨。」
「至於有关粮草调运之安排,由内阁、户部草拟妥当後,禀奏施行,今日朝会到此为止。」司马顒牵着徐旭的手,站起来步下台阶。
「二圣陛下退朝,百官跪送圣驾。」李长安一挥手上的拂尘,扬声宣布退朝。